
湖南中医药大学王炜教授作报告。(严超群 摄)

湖南大学刘斌副教授作报告。(杨舒晴 摄)
本网讯(记者 杨文丽)9月28日下午,湖南中医药大学王炜教授和湖南大学刘斌副教授应邀,为我校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师生分别作了主题为“湖南中医药与民族药成分与活性多样性研究”和“湖湘天然中药活性成分递送技术的研究及其应用”的学术讲座。
王炜,博士生导师,湖南省“芙蓉学者”特聘教授,湖南中医药大学海外引进人才。主要从事中药天然药物药效物质基础与分析研究。
刘斌,湖南中医药大学和宁夏医科大学博士生联合培养导师及博士后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生物材料、纳米医学与药物生化分析,从事新型药物载体及其在疾病治疗中的潜在应用研究。
王炜介绍了“土家血药”“七药”“鸡血七”“青钱柳”“黑老虎”“土茯苓”“辣蓼”“雷公藤”“白芷”“冠盖藤”等植物并以土家族的“血药”和“七药”为例,从药效和药理两个方面对药物中的活性物质进行多样性分析。王炜指出,寻找新的活性天然物质、新的活性物质作用靶点、新的作用机制和新的分析方法是达到重要和民族药物创新性研究必不可少的条件。提出利用“一带一路”传统医学合作推动中药和民族药物的研究。
刘斌介绍了湖湘天然中药递送载体――纳米材料、递送湖湘药物的材料——普鲁士蓝纳米颗粒,氧化石墨烯,石墨烯量子点,石墨烯及其衍生物在生物体内的分步极其对基因表达影响分析、递送湖湘药物材料的设计策略。对于怎样进一步提高药物中活性物质的药用功效,他提出以纳米材料为载体,有助于药物中的活性物质在治疗疾病中的潜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并指出,将现代纳米技术与湖湘生物医药相结合,发展一系列可用于疾病靶向治疗的新型给药体系,为进一步开展相关药物的临床试验奠定了良好的研究基础。
(编辑 向婕)
(审核 卢宗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