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术报告会现场。
6月13日下午,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朱木兰研究员应邀莅临我校,为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师生作了一场主题为“植物离体培养技术前沿”的学术报告。副校长佘朝文主持报告会。
朱木兰,我校原生物系1989届校友,全国工会代表。朱木兰主持中科院创新重要方向性项目和上海市科技重点攻关项目各1项,承担国家转基因专项研究3项。
学术报告中,朱木兰阐述了植物离体培养与再生技术和传统组织培养在本质上的区别。
朱木兰总结了12项植物离体培养前沿技术,并从基本原理、技术路线、技术关键、技术难点及应用前景五个方面对“体细胞不对称杂交技术”、“植物——微生物共生离体培养技术”以及“体细胞高频同步分化技术”作了具体分析。
朱木兰表示,“体细胞不对称杂交技术”是一种创制植物新种质的非转基因技术,具有遗传物质置换率高,遗传稳定性强,生物安全性好等特点;“植物—微生物共生离体培养”的概念由朱木兰及其科研团队首次提出,颠覆了以往无菌离体培养的概念性认知。该培养技术需要将抗生素与零压力培养交替进行,植物离体生长才能得以实现;“体细胞高频同步分化技术”可应用于工厂化种苗生产,离体微型景观制作、基于细胞系的次生代谢产物的量化制备与生产等方面。
(编辑 卢宗旺)
(审核 张 斌) |